【聚焦】大潮起香江,新政开启香港加密之都?(持续更新)

MarsBit
媒体专栏
热度: 52130

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就在香港发展蓬勃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圈,阐明政府的政策立场和方针。

整理:MarsBit

一、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全文)

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就在香港发展蓬勃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圈,阐明政府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全文下载

宣言称,在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同时,也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将会就新发牌制度下零售投资者可买卖虚拟资产的适当程度展开公众咨询。对于可否在香港引入虚拟资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政府抱持欢迎态度。政府对于日后检讨代币化资产的产权和智能合约的合法性,抱持开放态度,以便利其在香港的发展。

二、政策举措

1、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加密货币市场需要有序发展,以保护行业并支持创新

香港金融科技周第一天,香港证监会副主任兼执行董事 Julia Leung 在演讲中表示,加密货币市场需要有序发展,以保护行业并支持创新。 长期以来,加密社区一直认为监管会抑制创新,从而限制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选择。 但某些加密公司的过度行为威胁到了整个加密生态系统,使加密资产的市值从 3 万亿美元的峰值缩水至 1 万亿美元。

2、香港特区政府将设立40亿美元科技基金支持金融科技发展

香港政府和监管部门会开展一系列的试点项目,包括 NFT 发行、Stablecoin、数字债券等;并将设立 40 亿美元的科技基金支持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等。

3、香港证监会:支持元宇宙、NFT、GameFi创新,积极探索适当的代币化资产监管框架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表示,SFC因为从2018年采取了严谨的监管架构,避免了很多负面事件在香港发生,但SFC会支持创新与发展,尤其在元宇宙、NFT(艺术)、GameFi方面,香港要明确的支持,香港也在积极探索适当的代币化资产监管框架。 

4、香港金管局总裁:寻求在年内完成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试验发行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出席金融科技周2022前表示,目前正筹备首批试验代币化绿色债券,目标年内完成试验发行,希望成为全球首个代币化绿色债券。 余伟文称,仍在与顾问研究代币化绿色债券的发行方式和数额,首批主要开放予机构投资者认购。

5、香港投资管理集团Lendary Asia Capital推出加密另类债务基金

香港投资管理集团 Lendary Asia Capital 推出加密另类债务基金(Crypto Alternative Debt Fund)。该基金专注于整个数字资产领域的收益机会,而不投资任何加密货币,将风险和波动水平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继续扩大其另类投资策略。

6、香港为加密货币期货ETF发行商制定了新规则

香港地区政府还再次强调它参与了中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更广泛试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副首席执行官Julia Leung今天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宣布,这些计划包括加密货币期货ETF,其基础资产是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交易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货相关的工具。

7、彭博社:香港计划使零售加密货币交易合法化,以成为加密枢纽

香港计划于明年 3 月实施的加密货币平台强制许可计划将允许零售交易,细节和时间表尚未最终确定,因为首先要进行公众咨询。知情人士表示,即将出台的在零售交易所上线的代币制度可能包括其市场价值、流动性和第三方加密货币指数的成员资格等标准。

三、评论解读

1、澎湃新闻:香港拥抱虚拟资产赛道,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

政策宣言指出,由于虚拟资产对环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在金融创新方面得到的认同俱增,加上随着虚拟资产进入Web 3.0和元宇宙领域所带来的未来机遇,虚拟资产在市场上已变得不可或缺。特区政府现正与金融监管机构缔造便利的环境,以促进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得以可持续和负责任地发展。

2、加密新政和香港角色的微妙

香港的角色一直在改变,但金融中心的角色一直都在。数码港落成的时候也不再有人关心互联网行业,百业萧条,大家都失去了信心。股市楼市暴跌,失业率高。但那时开放了自由行,加上内地的一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拯救了香港经济。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过去这十几二十年,香港就处于这个微妙复杂的状态下。

“现在香港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香港人对港府的信任、外国人对港府的信任。”

3、重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能否借助 Web3 迎来下一个「八达通时刻」

不过如今,NFT 和元宇宙等 Web3 产业正在香港快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了新一批以数字技术为首的初创企业,这座城市或将迎来它下一个「八达通时刻」。而去年,商汤科技也回到了香港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便上涨了逾 23%,令市场惊喜。

或许,香港将逐步摘下其「拥有创新能力但不具备创新土壤的标签」,在 Web3 的赛道里弯道超车。

新冠疫情加速 Web3 产业扩张;NFT 和元宇宙业务在香港蓬勃发展;投资风险提升,行业亟需监管。人才流失问题凸显,疫情缓解经济将迎来复苏

4、快评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香港本次新政,依然是相对保守和审慎的,但为今后业界的创新,留下了一些口子,尤其是在证券代币方面。

5、起风了,香港叙事的下一个50年

大风,已起。大势,涌动。大幕,拉开。

近年来香港日益迷茫,股市下跌,金融不振,人才流失。光芒熠熠的东方之珠,一时之间不知往何处去。“纽约”仍然主宰世界经济,“伦敦”加强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开始抢班夺权,而“香港”似乎坐等衰败将至。悲哀惋惜之声,遍于香江两岸。但这是一个遍布传奇、充满智慧、美丽善良的伟大城市。不甘心,不认命。闪躲腾挪,遍寻解药。此次拥抱虚拟资产,布局加密世界,落地金融科技。就是逆袭的起手势。为什么众人如此兴奋,因为暗合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棋局,事关香港未来50年。

6、Arthur Hayes:香港成为加密朝圣地,预示牛市回归?

加密资本市场的故事集中在北亚——特别是大中华区。

中国并没有离开加密货币——它只是处于休眠状态。当前的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将迫使中国用美元做点什么。我认为,将香港重新定位为支持加密货币的地点是北京以不会破坏其内部金融体系稳定的方式降低其地位的战略的一个分支。如果这些流动真的以我想象的方式实现,它们将成为下一个牛市的强大支柱。想象一下,每个主要央行都参与收益率曲线控制和中国零售在香港购买比特币的牛市。

7、香港竞争全球虚拟资产中心,何以可能?

核心仍然在于具体的政策,当前美国等多数全球主要国家与城市的加密监管政策对Web3创业者都难言友好并且屡受批评,香港政府如果愿意提出具有突破性、全球领先的监管政策,或许能为其Web3愿景注入更多可行性。

8、First Digital CEO:香港将会是亚洲的加密中心

总部位于香港的咨询公司 First Digital 入选毕马威和汇丰银行2022年亚太地区新兴巨头名单。它为机构提供加密货币托管和托管服务,并于 2021 年 9 月在美国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约 2000 万美元估值 1 亿美元。 

在与 Forkast 的问答中,First Digital Trust 首席执行官 Vincent Chok 分享了他对香港重返加密货币、监管以及亚洲加密货币蛋糕如何在新加坡和香港之间分配的看法。

9、香港 Web3 的未来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香港有地缘优势的地方都不大可能成为它能够依托的市场。香港要找市场恐怕只能被迫舍近求远,但这个效果会如何呢?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其次,资本的走向尽量都是规避风险,尤其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对加密生态这种受政策和地缘风险影响极大的生态,资本会倾向找政策稳定的地区。而香港在相对独立的地位逐渐受到质疑后,其政策的稳定性恐怕也会逐渐受到质疑。

这也是资本最为忌惮的。仅从这两点看,香港要面临的挑战都非常大。

10、香港下定决心,竞争全球虚拟资产中心

如今中国香港的Web3发展还存在诸多挑战,在政策的开放力度上它不及新加坡和韩国;在技术人才储备上它不及深圳、北京等内地一线城市;在Web3公司数量上则远少于美国的纽约和硅谷。如何在加密金融领域与全球其他金融中心差异化竞争,找到最适合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香港金融行业正在思考的问题。

四、声音

1、王峰:香港加密新政会给华人一个竞逐全球加密技术的公平机会

Element 发起人王峰在由 NFTERA 及香港数码港联合举办的《大潮起香江:香港重磅加密新政解读》推特 Space 活动中发言表示:「2022 年的加密市场虽处熊市,但实则为技术提升的大年,诸如以太坊 2.0 合并、Move 语言新公链,二层网络,及越来越多的 NFT 市场平台的涌入,都给加密市场注入了活力。而其中越来越多的 builder 都来自华人背景的创始人或开发者。此次香港加密新政的推出,更会给华人一个竞逐全球加密技术的公平机会。」Element作为NFT聚合交易市场,实际上是正在一步步完善地Web3基础设施。随着此次香港新政的启动,大大推动了华人在技术、市场、及投资领域的促进和融合,对Element平台来讲,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得我们更有自信。Element团队成员目前主要在硅谷、新加坡及内地。

2、SBF:香港可能成为亚洲Web3中心

10 月 31 日,FTX 创始人 SBF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Hong Kong's FinTech Week 2022)上表示,香港可能会成为亚洲 Web3、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中心。SBF 表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巴哈马和迪拜都很有可能成为加密中心,但是在亚洲,可以用于判断的趋势并不明显。SBF 补充道:「虽然新加坡、韩国釜山都有可能,但是我认为香港的可能性最大。」

3、万向区块链肖风:港府明年3月生效的发牌制度意味着强制性牌照管理

万向区块链肖风在由 NFTERA 及香港数码港联合举办的《大潮起香江:香港重磅加密新政解读》推特 Space 活动中发言表示:「香港全面发牌制度的建议生效日期为 2023 年 3 月 1 日,这意味着 Web3 创业者将接受强制性牌照管理;目前 Web3 创业者在香港没有法律障碍,合法合规,申请牌照属于自愿接受监管。港府新政表示香港欢迎、鼓励 Web3 创业者。」

4孙宇晨:ALL IN 香港的加密新政,未来将把亚洲地区重心放在香港

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在由NFTERA及香港数码港联合举办的《大潮起香江:香港重磅加密新政解读》推特Space活动中发言表示:中国需要一个增长引擎和实验基地,香港就是扮演这个角色,这是非常看好香港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还表示,香港的加密新政意味着属于亚洲或者华人的春天又回来了,无论波场还是火币,一定会把亚洲地区的重心放在香港,ALL IN 香港的加密新政。

5杜均:Huobi期待未来能够与香港政府在行业监管合作及合规领域得有效突破

Huobi联合创始人杜均在活动中表示,任何一个新政策的出现往往都会面临质疑,但香港的加密新政无疑是历史的一大步,它给全球华人Web3创业者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与迪拜、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香港背靠大陆,有极强的人才优势,对于Huobi和全球Web3创业者而言能更好地解决人才储备难题,方便本土业务拓展。

6、新世界发展郑志刚:把握三大机遇,香港将成全球虚拟资产中心

香港金融科技周10月31日开幕,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发表演讲时表示,香港将能拥抱三大机遇,成为独一无二的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包括“数字金融资产发行中心”、“全面化传统与数字金融结合的生态圈”及“大湾区跨境区块链金融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明年将推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郑志刚指出,这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是划时代改变,而香港坐拥“一国两制”优势,将成内地唯一“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受法例监管的地方,促成新机遇。

他表示,过去30年,香港一直在世界证券发行市场占一重要席位,以香港长久在全球证券发行占有重要巿场比例,可预期随着证券型代币兴起,香港的证券型代币发行巿场亦会大大展现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全球数字金融资产发行中心。

郑志刚表示,香港若能成功建构全面“跨境区块链金融平台”,将助央行数字货币 (CBDC) 发展,包括为“点对点交易”提升效率等,而不同借贷人及放贷者,将享有更多更具效率的借贷平台及交易选择。他亦直言,要建立这一套“跨境区块链金融平台”,需要政府更全面支持,亦需要更多世界级人才共同努力一起建构。

7、蚂蚁集团井贤栋:重新定义消费市场的技术现在正在重塑工业价值链, 而香港再次站在数码时代的最前沿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指出,得益于全球视野和科技领先,香港已巩固其作为全球贸易、物流和金融中心的地位。他相信先进的技术也能为香港释放新的增长机会,香港拥有丰富的技术和创新。

他说:"根据研究,政府在 COVID-19 期间决定用数字消费券取代传统的刺激措施,比使用传统方法的地区至少要有效三倍。”

“重新定义消费市场的技术现在正在重塑工业价值链, 而香港再次站在数码时代的最前沿。”

”新技术和相关解决方案可以大大减少 "信任成本 "和摩擦。通过智能合约,与采购有关的信息被自动确认和执行。这种高度的协作可以提升整个贸易和物流价值链的效率,同时减少错误"。

8、证监会:将加密服务供应商纳入监管是拥抱创新的唯一途径

证监会的 Julia Leung 主张加密货币需要有序的市场发展,以保护行业并支持创新。"长期以来,加密货币社区一直认为,监管抑制了创新,这限制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选择。但某些加密货币公司的过度行为威胁到了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并使加密货币资产的市值从 3 万亿美元的峰值缩减到 1 万亿美元,"Leung 说。

她补充说:"让我说清楚。我们支持基础 DLT 技术,我们也欢迎香港金融科技社区的发展。NFT,元宇宙和 Web 3.0,正在开始重塑我们的生活。"

"然而,加密货币的冬天表明,利用这些机会绝非易事。事实上,它们充满了风险,这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并破坏对该领域的信心。将加密货币即服务供应商纳入监管范围,是拥抱创新的唯一途径。"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